看過一堆媽媽們的分享
自己這樣經歷過一回
更知道該準備些什麼
我喜歡極簡化
所以僅準備了一包 運動包
提了就走!
也很慶幸覺得沒缺到和帶到多餘的物品
數量也抓得算準
消耗品也隨著出院那天 包包變輕小
其實在醫院 根本都不用太擔心
有藥房, 要補什麼都很方便
打包我分成兩包 醫院(待產包)、月子中心(月子包)
以下為自然產醫院待產包分享
不含月子中心的準備包喔
個人清潔用品
1. 牙刷
2. 牙膏
3. 洗面乳
4. 化妝水
5. 面霜
6. 洗臉毛巾
7. 拋棄式口罩
這之後可以等新生兒出來
不僅自己戴著,老公,拜訪的親朋好友都可以發一下
8. 髮帶
我是十月生產 介於要冷不熱的一種天氣 所以準備了一種比較全罩式的 可以防頭冷
一個就是洗臉和不讓髮落簡便髮戴 進可攻退可守
10. 產婦免洗褲 5包 (5入/包)
11. 自己乾淨的出院衣服
12 內衣 1件
產後當天就親餵 , 直接三天住院期間都沒穿內衣
所以這內衣是準備出院當天穿的
13. 寶寶乾淨的出院衣服
2件紗布衣+包巾
14. 面膜 1片
生完,若是母嬰同室,真的沒空敷臉啦...頂多最後出院那天
北鼻在育嬰室換衣服時或家人代為辦出院手續時
可以趁空敷個臉
漂亮回家或去月子中心
還有可以注意到 我3天沒洗頭沒洗澡
只有用沖洗罐沖洗+泡盆 (都是沸煮過後的水)
所以不用帶什麼洗髮精、沐浴乳
生產用品
1. 看護墊 4 包
這多買也沒關係,用不完以後當寶寶換尿布墊也可以。
建議不用管品牌,不是拿來長時間親膚,真的是用了即丟,價格OK,夠大一片就買
這在我生產時 ,接了一攤羊水、便、落紅
起碼也換了3包了
產後用品
1. 羊脂膏 1條
親餵,乳頭受傷,可以用奶水或羊脂膏塗抹於奶頭處
2. 溢乳墊 4對
剛生產完乳汁並不會多到溢乳,我是乳頭處擦完奶水或羊脂膏後墊著修護比較舒適
不會直接摩擦到衣服而疼痛
3. 產褥墊 2包(20片/包)
醫院提供 (也可自行購買,跟醫院說有自備)
1. 坐盆
2. 沖洗罐
3. 大小便盆
我因高位破水,打催生後無法灌腸
也不能下床
所以大小便一律床上接著解決
如果硬要說 覺得缺帶了什麼
我想就是壓力捏捏球吧
這次陣痛了14個小時
真的好痛好痛好痛 我無法形容那個痛
但絕對不是肚子絞痛 、 經痛啊!!!
就是可以把病床拆掉的痛 只好捏家人的手
到後面都有點快失去意識了 不知道是太累 還是懶得喊了
好不容易聽到全開 到生產階段時 我開心死了 反而呈現出一種淡定
趕快讓我生吧!!!!!
大概就是這種意志力
用力3次 第1次護士教導下,練習什麼叫用力
第2次生出頭 第3次生出肩膀
10分鐘內就生出來了
一看到寶貝 立刻忘記全部的痛! 真的很神奇呢
這次我選擇在新店耕莘醫院生產
除了離家較近以外
黃文郁醫師才是讓我下定決心在這生產的主要因素
醫生除了專業以外
口氣、耐心度好都讓孕婦倍感安心
整個孕期 每次去例行產檢
都是高高興興的
黃醫師講話溫柔 照超音波經驗一定也照過不知道多少個孕婦了
但他還是讓你感覺 好像他跟你一同喜悅的一起看著你的胎兒成長
就算到了生產階段
親自接生 沒有所謂的 指定費!
過程也溫柔
你就是會相信他
雖說醫師並不是服務業 不需要期待什麼 救人救命最重要
但我就碰過某家大醫院
當初我大婚後一個月就懷孕 非常高興地去醫院
想確認胚胎是否確定著床在子宮內還外
醫師說: [才5週大,很多人8週就沒了,你現在來太早了]
他講的是很白話的機率問題 我也知道 但聽了很刺耳 因為還未發生啊!!!
結果那次 我真的懷孕未成功!
但也不是自然流掉的因素
是胎兒發展本身有異常 在11週時發現
只好忍痛選擇讓寶貝當天使寶寶
回想起來當初醫師那句話 那還真的更刺耳
但我相信那是每個醫師的就診風格
我也不會多說什麼 就是默默地換醫院找別的醫師而已
準備生產的媽媽們 加油!
不管最後會是什麼方式迎接寶寶的來臨
我都覺得我們好偉大喔 哇哈哈
出院我看很多爸媽還是抱著北鼻就走囉
不確定他們是用哪個方式回家
不過我們是拿汽車專用提籃去接他
雖使用不久
但生命更可貴
所以在住院的3天內
請家人拜訪時,順便帶汽座提籃
這個準備我是覺得 有開車的一定要買